
幼儿养成教育随笔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养成教育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养成教育随笔1小班幼儿人园已快两周了,阳阳仍旧每天大哭着来到幼儿园。我上去抱他:“阳阳,别哭了,我们去玩积木吧!”阳阳却哭得更大声了。
从入园第一天起,阳阳每天来园就大哭大闹,似乎对我们组织的任何活动都不感兴趣,我们与家长沟通得知,阳阳在家里也经常大哭大闹,父母也束手无策。
一天,我给孩子们讲了《拔萝卜》的故事,本来坐在椅子上大声哭闹的阳阳看到视频里老公公和老奶奶唱“嘿哟嘿哟拔萝卜”,竟然拍起手来,还带着哭腔轻声哼着:“拔萝卜,拔萝卜,嘿哟嘿哟拔萝卜……”观察到阳阳这一可喜的转变,我想阳阳对于拔萝卜的动作感兴趣,也许这是转移他注意力的契机。于是我特意请阳阳做拔萝卜的动作,阳阳就将两只手前后摆动着做拔萝卜状,我和全班孩子一起为阳阳鼓掌。阳阳竟然就不哭了,过了一会儿,他便自然而然地和其他孩子一起边做拔萝卜的动作边念着“拔萝卜拔萝卜,嘿哟嘿哟拔萝卜”,似乎从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适度缓解了焦虑情绪。
为了继续保持阳阳对表演的兴趣,我在班级小舞台投放了《拔萝卜》的音乐、头饰、相关道具及辅助材料。几天来,阳阳虽然早上依旧哭着来幼儿园,但每当听到《拔萝卜》的音乐声,他都会停止哭闹跑到小舞台去表演。
一天,“小舞台”又开演了,小演员们都穿戴好了服饰,准备表演了。这时阳阳依旧哭着走进活动室,他边哭边喊:“拔萝卜,我也要拔萝卜!”嘟嘟说:“我们人都满了!你明天再来表演吧!”阳阳听了,边哭边跺脚:“老师,拔萝卜,拔萝卜!”怡怡在边上说:“哭的人我们不要的!”这时,我上前对阳阳说:“阳阳,这样吧,你先和老师一起看他们表演,等你不哭了再表演,好吗?”“好的,我不哭。”说着,阳阳擦干眼泪坐到观众席上去了。
第二天,阳阳比平时早来园了,他跑进活动室探头看着我,说:“老师,你看,我没哭。”我立即竖起大拇指:“阳阳真棒,脸上笑眯眯的可真好看呀!”他便冲我微微一笑,自言自语道:“我要拔萝卜!”边说边做起了拔萝卜的动作。我对阳阳说:“你快去吧,小舞台还缺人呢。”阳阳跑过去对小朋友们说:“我来当老爷爷,好不好?”“好!”同伴们欣然接受了阳阳的请求。阳阳和其他朋友一起表演着《拔萝卜》。过了一会儿,阳阳开心地跑来和我说:“老师,你看,我们把萝卜拔出来了!”我一把抱住阳阳,我们都开心极了。
在观察中,我惊喜地发现原本每天哭闹的阳阳通过欣赏和表演故事,情绪逐渐好转,已慢慢能转移注意力,并渐渐学会了与人交往,我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使他在体验成功的同时缓解了焦虑的情绪。
幼儿养成教育随笔2下午点心时间,大家都坐在走廊上吃。在吃的差不多的时候,我看到陈老师在给女孩子梳头。于是,我就对我们班的孩子说:“吃好了,可以到陈老师那儿梳头。”(我们也经常混着梳头)吃好点心的幼儿陆续的去了。过了一会儿,我们班的苗苗走到我身边,大声的说:“黄老师,我是你的人呀。”一鸣惊人,我们几位老师都惊呆了,小小年纪竟然说出令我们惊讶的话。
是的,她是我的人,是托小班的孩子。我在她的心目中,占着重要的位置,我才是她的老师。当时,听了她说的话,我也不知道怎样回答她。她把我当做最亲最可以信赖的人了。我感到特别的欣慰,孩子的认可,是我们老师最大的成就。我有什么理由不为她们做任何事呢。孩子给我很好的教育,她们希望和自己的最喜欢的老师亲近:抱一抱,梳一梳头,这一切细小的动作,都会让孩子引以自豪:老师喜欢我。
通过今天的事,我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平时,我会孩子们在一起玩,一起抱一抱,闹一闹。但是,通过今天的一番童言稚语,更加让我知道,应该时刻注意自己,处处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让自己成为孩子最亲、最爱、最喜欢的老师。
幼儿养成教育随笔3谈话活动可以给幼儿和老师一个相互宽松的环境,有利于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营造一个人人都想说、都愿意说的氛围,不必像正规的教学活动一样有许多的局限性、目的性,在谈话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有的方矢,可以是随即的,也可以是事先预设好的主题活动的形式,方法可以灵活多样,谈话活动的内容也可以根据幼儿们的兴趣、生活经验、及时生成的内容、延伸的部分等,激发和引导幼儿把谈话的主题说得更生动些,挖掘幼儿思维中的火花,抓幼儿脑海中及时出现的灵感和瞬间的闪光点,使谈话活动更加活泼有趣。
我组织的这次小班语言活动《小小鸟》中,活动中几个亮点。
一、激发幼儿“说”的.愿望。
活动采用了许多手段激发幼儿“说”的愿望,实现了多种手段与幼儿“对话”。孩子想说的必是自己感兴趣或已有的经验。在活动中,我用了“手偶”“图片”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孩子在分享已有经验的同时,吸取别人的经验,从“听”到“说”,都体现了孩子能力的发展!
二、延续幼儿“说”的可能。
我在活动中及时补充幼儿的话题,使幼儿的语言更系统和规范,实现了帮助型的与幼儿“对话”。如要求幼儿“说”完整,让孩子用完整的语句表达;当孩子猜测不出时,教师请别的幼儿帮忙或者自己补充,让每个孩子的思维不间断,得到延续和提升!
三、肯定幼儿“说”的假想。
孩子的想象天马行空,有些是实际生活中的,而有些是幼儿自己的创意,教师对幼儿的想法及时肯定,并且鼓励幼儿能在将来实现自己的创意,这能让幼儿有充分的成就感,在表达的同时得到满足,继而有更佳的想象涌现,实现良性循环,这就实现了鼓励型的与幼儿“对话”。罗素曾说:“真实是重要的,想象也是重要的,但想象在个人历史中开发得更早些,就象人类历史的开发一样。”让想象的翅膀在孩子纯洁美好的心灵上自由飞翔,描绘一幅碧水蓝天宏图,不要把想象思维囚禁在孩子心灵的深处,加重的枷锁定会压得喘不过来,请呵护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真正畅所欲言,在“说”的乐趣中得到发展!
幼儿养成教育随笔4“冷处理”的方式:即不搭理她,让孩子独处一会,达到终止哭泣的目的。
小班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提出要求若不能满足时,往往会用哭闹等方法来达到目的。帆帆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孩子,他,能说会道,可是看到妈妈离开后,也伤心的哭了起来。看他哭得这么伤心,我走到他的身边亲切的对他说:“别哭了,别哭了,妈妈一会儿就来了,好宝宝,乖……”。他边哭边对老师说:“老丝(师)帮我打个电话,好吗?”老师说:“打给谁呀?”“打给妈妈,让妈妈来接我,好吗?”老师说:“妈妈要上班,下了班妈妈就会来接你的。”帆帆一听老师不帮她打电话,反而哭得更厉害了,没办法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的情绪,我只好把他带到外面,可是,他的哭声一点也没减少,怎么办呢?我不能丢下其 ……此处隐藏997个字……,悄悄告诉你,不吃肥肉的人,才会变胖。你看看,从昨天到现在,你的小脸上长了一圈肉,就是因为没有吃肥肉。”我又问道:“周老师是不是很苗条?”她点点头。“那你想不想像我一样?”她又点点头。“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吃肥肉会变漂亮的,你想不想比萱萱(我们班公认的小美女)还漂亮?”这次她终于开口说道:“想。”“那你下一次一定要吃肥肉哦,这样你就会越来越漂亮,到时我就叫你‘小美女’好不好?”她点点头,开心的上位玩玩具去了。到了下一次吃萝卜烧肉时,当我走到她身边,她笑着对我说,“老师,我把小肥肉吃下去了。”听了她的话,我立即在全班面前说道:“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小冉现在越来越漂亮了?还成为了小四班的‘小美女’,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那是因为她吃饭从来不挑食,特别喜欢吃肥肉。”小丫头越听越开心,一勺一勺的把肥肉和米饭直往嘴巴里送,脸上全是得意的笑容。从此以后,小丫头不再抛弃小肥肉,也开始慢慢接受它了。
通过小冉挑食事件的处理,我想说的是,在出现任何问题时,我们老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即使有时说了“善意的谎言”,也是可以原谅的。在处理幼儿挑食偏食问题时,一定要善于同家长、小朋友两方面做好沟通,用童趣化的语言,去同幼儿交流,对于他做出的点滴进步,我们都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表扬。有时候妥协,并不是意味着让步,而是给我们下一次接触幼儿时的聊天和劝说,打开了方便之门,不是吗?让孩子更加愿意亲近老师,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便于我们进一步的对症下药。而这里所说的坚持,我认为应该是在帮助幼儿改掉挑食偏食的坏习惯的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我们老师会面对一次次的失败,肯定会有想放弃的时候,这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决心,坚持、坚持、再坚持了,不是吗?
幼儿养成教育随笔7今天刚来幼儿园不久,郭子仪小朋友就被妈妈抱着走进幼儿园,抱在怀里的郭子仪还在又哭又闹,他的妈妈嘴里不时说“不听话就让老师关小屋”。孩子听了她的话哭闹的更加厉害。
我赶紧走过去抱过孩子,询问孩子哭闹的原因。郭子仪的妈妈生气地对我说“早上不吃饭,我说不吃饭就让老师关小屋,他就开始又哭又闹”。我明白了孩子是怕自己在房子里。为了消除孩子的害怕心理,我明确地告诉他老师会像妈妈一样照顾小朋友,绝不会让小朋友自己呆在一间房子里。得到老师的承诺,郭子仪不再哭闹,和其他小朋友去玩了。
“关小屋”这件事我还从别的家长中听到,当时没有在意,通过今天郭子仪哭闹这件事情,使我明白必须要对孩子进行勇敢教育,让他们坦然对待困难,勇敢面对很多事情。同时还要和家长达成共识,希望家长平时不要恐吓孩子,要从小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的性格。
幼儿养成教育随笔8我们小班的孩子们入园已经一个月的时间了,他们已经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很少有哭闹的了,可是我发现他们在玩时总是喜欢和自己以前就认识的几个小朋友玩或者和身边就近的几个小朋友游戏,这样可不利于孩子之间的交往。为了让孩子们认识更多的小朋友,尽快熟悉班里所有的孩子,于是我组织每一个孩子在集体面前自我介绍。
我告诉孩子们,先说出你叫什么名字,你是哪个村的,你今年几岁了,说完后谢谢大家。这个方法虽然有点俗套,但是作为小班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却非常感兴趣。大部分孩子都争着抢着到台前去说。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我感到很自豪,为我想到了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方法而高兴。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胆量,还培养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户外活动时,我带孩子们去滑滑梯,我发现明泽在小朋友在大家爬上滑梯的时候,问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我叫景__。”“你叫什么名字”“我叫李__”“我叫……”孩子们在他的提问下一一说出了自己的名字,而且说完后都笑嘻嘻的去滑滑梯的了。本来我是想阻止他们这样,因为我觉得这样会影响孩子们滑滑梯,没有想到他们居然玩得很快乐。于是我就静静地看着孩子们在滑梯上自己组织活动,自己玩。
一个小小的自我介绍,给孩子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一个小小的自我介绍,在孩子们中间变成了一个有趣的游戏。看来孩子们对上课时的自我介绍还意犹未尽,他们是通过自己的游戏方式来满足自己。不但得到了快乐,而且还促进了孩子们之间的交往。通过这个活动,使我真正体会到就像纲要里面说的“老师是孩子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只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孩子,活动的真正主人还是孩子自己。
幼儿养成教育随笔9为了改善大班幼儿进餐中存在的挑食、偏食,进餐时大声说话,进餐时间长,进餐中卫生习惯差等不文明的现状,解决进餐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对幼儿文明进餐行为的教育质量。“健康“在《纲要》中目标第一项就是指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健康已经不仅仅是指身体强壮了,他还包括心理健康,他涉及了认知、情绪、情感、个性、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因此,在本学期我在午餐的进餐环境及细节上进行整改,采取了一些措施,初有成效。
一、创设一个宽松的进餐环境,有助于促进食欲。
在班级餐厅中运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在墙面布置了“进餐礼仪歌”进行暗示,起到提醒、指导幼儿的效果,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都能得到满足。让幼儿懂得进餐时的礼仪,并让幼儿学读,牢记在心,同时在进餐时做到。
二、帮助孩子拓展知识经验。
向孩子介绍食谱,让孩子认识饭菜的名称、味道、颜色,知道这些食物的营养成分对人体的好处,了解吃饭的礼仪,幼儿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不仅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识经验还可以延伸出许多新得主题,通过餐前引导教育,帮助幼儿巩固用餐习惯或了解即将食用的食物,使幼儿在进餐前做好心理准备,孩子在对以前不熟悉或不太爱吃的食物有了充分的了解后,心里不再恐惧,能尝试着接受各种食物。例如:有些幼儿不爱吃胡萝卜的人数较多,因此在吃胡萝卜前,以故事、儿歌等的形式帮助幼儿认识萝卜,孩子们都喜爱小动物,我说:我们一起来做小白兔,尝尝胡萝卜时,大多数孩子都愿意尝试着把以前不爱吃的胡萝卜吃掉。
三、为孩子创设一个自我服务的机会。
大班的孩子生活经验已经相对与中小班孩子比较强了,他们愿意独立的来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常常听见一些孩子说:“我自己来。”因此我在此时就要给予一定的支持,让孩子来自己为自己服务比如餐后收拾餐具,以值日生的形式轮流擦桌子、收渣盘等,从而使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不依赖成人的好习惯。提高幼儿自我管理的能力。我还注重为幼儿提供可参与的环境。在孩子们吃带刺、骨、壳的食物时给每张桌子提供一条擦手小毛巾,让幼儿感受清洁带给我们的舒适感。经过了一段时间后,将脏手擦在身上的情况减少了,孩子们开始爱干净了。我班通过创设午餐管理员的活动,一方面使幼儿管理能力得到锻炼,另一方面,通过尝试理解他人,孩子学会了要尊重他人的劳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与实践,我们发现幼儿在进餐习惯上有了较大的进步。以前挑食严重的幼儿,能自觉尝试着吃一些以前不愿意吃的食物了。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及自我服务能力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打翻碗,掉落筷的现象也减少了,真正从老师要我吃转变为我要吃。有的孩子从不会用大牙咀嚼食物到能在规定时间内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多数孩子的进餐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些习惯的养成都有利于孩子的终身发展。